西医要闻
当前位置: 云开体育 -> 西医要闻 -> 正文

我校再次获批2个西安市重点实验室

发布日期:2023-12-11   点击量:   作者:范秀丽   来源:科技处
字号: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近日发布了《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认定2023 年度市级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市科发〔2023〕119 号),经学校科技处组织遴选、预答辩、推荐,西安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评审、现场考察、网上公示等程序,我校巩守平教授牵头申报的西安市风湿免疫病防治重点实验室、RAJIV KUMARJHA教授牵头申报的西安市肿瘤早诊创新转化重点实验室同时获批建设。

重点实验室获批文件

西安市风湿免疫病防治重点实验室采用多组学手段,探讨风湿免疫病发生的关键分子病理机制,筛选疾病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研发早期诊断试剂盒,寻找药物新靶标,通过靶向药物设计和优化,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力的细胞治疗、中药复方或天然单体类创新药物。实验室致力于提升我市预防与控制的科技水平与医药创新能力,推进我市医药产业链的发展与创新。主要对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风湿免疫病的分子致病机制研究;风湿免疫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研究;风湿免疫病的临床诊疗新方法与新器械研发;细胞疗法防治风湿免疫病的作用与机制研究;中药复方防治风湿免疫病的作用与机制研究;天然单体防治风湿免疫病的作用与机制。

西安市风湿免疫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团队核心人员

巩守平,医学博士,一级主任医师(二级岗位),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颅脑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康复医学会颅脑损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多家学术期刊的常务编委、编委等职。研究方向:神经免疫、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胶质瘤基础与临床研究。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24 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多学科诊疗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陕西省科技厅重点产业链项目等项目 8 项。荣获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三等奖、西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西安市肿瘤早诊创新转化重点实验室聚焦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生物治疗的多尺度多维度耦合行为中的共性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按照“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生物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的研究思路,通过“临床问题-实验室研究-临床应用”的研究策略,在临床常见肿瘤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调控中的交叉学科开展研究,主要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研究-发病机制研究;依托药物研究所针对性的开辟重大疾病的分子治疗手段,探索可用于相关疾病治疗的小分子化合物或天然产物-基础研究;开发用于肿瘤诊疗的新方法,并积极向临床推广-临床前期转化研究;肿瘤免疫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西安市肿瘤早诊创新转化重点实验室团队

ProfessorRajiv Kumar Jha (拉吉姆教授),男,1979年11月生,17岁时怀揣着医学梦想只身来到中国,在西安交通大学完成了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求学生涯,2016年3月,被聘为云开体育官网“中尼友好拉吉姆医学实验室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新冠专项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是外国专家A类人才,陕西省第七批“百人计划”青年百人计划专家,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尼泊尔国家青年学者”,南亚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尼泊尔国家医学科学院客座教授。在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同时还获得三秦友谊奖、西安友谊奖,西安市-尼泊尔民间大使、西迁精神传承人等社会荣誉。

西安市重点实验室是西安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是研究解决共性关键技术、增强技术辐射转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主要任务是根据西安市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提供技术服务和成果输送,培育争创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实现追赶超越发挥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校将继续在条件搭建、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大对西安市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保障实验室良好运行和发展。各实验室致力于聚焦西安“双中心” 建设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再接再厉,为西安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学校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依托第一附属医院建立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9个省级科研平台,含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3个陕西省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16个厅局级科研平台,含7个西安市重点实验室,1个宝鸡市重点实验室,4个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西安市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1个西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15个校级科研平台。

(供图:各平台 审稿:苟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