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要闻
当前位置: 云开体育 -> 时事要闻 -> 正文

中国教育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发布日期:2016-12-19   点击量:   作者:   来源:云开体育官网
字号: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本报评论员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必须与时俱进,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对于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新一代青年大学生而言,新媒体崛起所带来的信息交互和裂变,让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表达空间更加宽广,但同时也面临着价值虚无和割裂传统的危险。因此,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挑战性,也更加需要创新方式方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坚定政治立场,也要深刻把握时代脉搏的变迁,创新工作方法,更接地气、更贴近青年,才更有成效。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要立足中国特色,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不能只是机械地执行“规定动作”,更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配套“自选动作”,才能让理论与实践更紧密结合,也更能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另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要坚持协同合作,需要其他课程的同向同行与同构共建,才能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国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目标,不能仅满足于实现大学排行榜上的“硬指标”,更要着重“软实力”——对推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负有更高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同时,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理念的打造,也是文化育人的过程,青年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追逐梦想、散发活力。因此,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青年人德行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最佳介质,要注重创造性和针对性,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感受到健康思想和优秀文化的正能量,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实践育人工作机制。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社交媒体时代的“潮文化”更注重交互性,更加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要,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潮”。要学会利用新媒体育人实践平台构建起“教师引导、朋辈引领、知行合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如今的大学生是更积极展现自我的一代,同时也是可以让整个社会的风气和素质发生积极改变的有效媒介。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掘大学生自我教育主体作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搭建更多师生互动的育人平台,组织更多接地气的实践活动,形成大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砥砺品格、朋辈相携的新型育人机制。

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每一个时代的青年都有不同的青春之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针对性和亲和力,就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激扬青春之梦,点亮理想之灯,照亮前行之路。而茁壮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也终将不辜负这个时代!